【最佳实践】高效调优目标检测模型

04-10 1670阅读

【最佳实践】高效调优目标检测模型

  • 数据层面
  • 算法层面
    • CNN还是Transformer?
    • 学习率和优化器
    • 损失函数的权重
    • 正负样本平衡
    • 模型微调与迁移学习
    • 模型性能监控与早停
    • 可视化与模型解释
    • 超参数进化
    • 其他方面
    • 总结

      在深入繁复的计算机视觉领域,目标检测无疑是一项挑战且结果至关重要的任务。它在无人驾驶、智能监控行业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调整参数是实现高效、精准目标检测的关键步骤。

      数据层面

      针对目标检测任务,我们需要根据数据的分布和样本的特性来选择最恰当的增强技术。

      • 保持数据真实性:在施加任何增强技术时,应尽量保留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这样模型才能学习到可泛化至现实世界情况的特征。
      • 避免数据泄露:在设计数据增强策略时要保证增强后的数据不会和测试集产生重叠,这样可以避免评估时的性能偏差。
      • 自动化数据增强(AutoAugment):AutoAugment是Google于2019年发布的一种自动化搜索数据增强策略的方法。它通过使用搜索算法来构建和查找最优的数据增强策略,使用Reinforecement Learning来决定要执行哪几种增强操作。
      • 加入无目标(背景)图像:在训练集中加入一部分(如10%-20%)无目标的背景图像,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和识别负样本,从而降低误报率。
      • 数据平衡:不只是在正负样本上平衡,要确保所有的类别都应该有足够的表示,避免某些类别由于样本过少而导致模型无法学习到有效特征。
      • 数据集分割策略:在数据分布不均匀时,应考虑分层抽样,确保训练集和验证集在类别分布上尽可能相似。

        一些常用的数据增强方法包括:

        • 随机水平翻转、随机缩放、随机剪裁以及色彩抖动:这些方法可以增加模型的泛化能力,尤其是对变换和颜色变化具有较高适应性。但要注意,如果你需要保持样本的完整性,那么就不能使用随机裁剪和几何变换这类方法。
        • 区域放大:这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增强方法,可以提升模型对小物体的检测性能。
        • CutMix:当模型需要理解部分遮挡的能力时很有用,但不适用于强调物体完整性或目标物体较小的场景。
        • MixUp:MixUp可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并防止过拟合,适用于一些不需要精确局部特征定位的任务,但可能在图像间产生不真实的混合区域。
        • Mosaic:可以合成多张图像,有助于模型识别多尺度目标,但如果需要高度一致的上下文,该方法可能会有问题。
        • 仿射变换:对尺寸和角度有一定鲁棒性的模型可采用此方法,但对于对角度或尺度极度敏感的检测任务可能不适合。
        • 颜色空间变换:适用于色彩多变或对不同光照具有辨别能力的任务,但可能会给色彩敏感度较高的任务带来混淆。
        • 随机噪声注入:可提高模型在噪声环境下的鲁棒性。
        • 随机擦除:可增强模型对部分遮挡的容忍能力。
        • 透视变换:可以让模型适应不同视角下目标的识别。
        • GANs/Stable Diffusion生成图像:使用生成模型制造新的样本,适用于训练数据稀缺的情况;但是当使用GANs/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模型增强数据时,生成样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模型的训练效果,因此需要仔细挑选或训练生成模型。

          这里推荐一个用于图像增强的仓库https://github.com/albumentations-team/albumentations

          【最佳实践】高效调优目标检测模型

          算法层面

          CNN还是Transformer?

          CNN网络,如YOLO系列,是在图像识别、分类和目标检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神经网络。它们通常对计算机视觉任务有很强的直觉性和高效性,特别是在处理非常大的图像数据集时,由于其局部感知域能力,它们能够有效地捕捉视觉特征。

          Transformer网络,如DETR,则用于处理序列数据,最初被设计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近期,Transformer被适用于计算机视觉任务,它们在处理目标检测等问题时采用全局上下文信息,这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像中对象之间的关系,但通常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

          • 如果需要快速、实时的目标检测,CNN可能更适合,因为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快速处理;如果需要在图像中检测复杂交互和关系,Transformer可能更好,因为它能理解全局上下文。
          • 如果计算资源有限,可能需要选择CNN,因为它们通常比Transformer网络更高效;Transformer网络往往需要更多的内存和计算能力,但如果资源不是问题,它们可能会提供更好的结果。
          • 如果正在寻找极致的性能,并且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来训练模型,那么Transformer网络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需要较好边界框定位的任务,CNN可能会更胜一筹。
          • CNN网络在小型到中等大小的数据集上表现很好;Transformer网络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性能,所以如果有大量标注数据可用,它们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学习率和优化器

            学习率和优化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学习率是控制优化器更新模型权重的步长大小的超参数。不同的优化器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率设置,以便高效地训练模型。

            SGD (随机梯度下降)

            • 通常用于大型数据集和较深的网络。
            • 需要较长时间训练,但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泛化。
            • 建议配合动量(momentum)和学习率衰减使用。
            • 对于学习率,可能从0.01-0.1的范围开始,并根据训练进度采用衰减策略。

              Adam:

              • 对初始学习率不是特别敏感。
              • 适用于快速原型设计和小数据集。
              • 常用的学习率设置为0.001,默认设置通常就能提供不错的性能。

                AdamW

                • 结合了Adam的自适应学习率和权重衰减。
                • 特别适用于需要权重衰减来避免过拟合的任务。
                • 学习率设置可以参考Adam,同时需要设定适当的权重衰减率。

                  选择优化器和设置学习率

                  * 评估任务特性:考虑到任务的复杂性,模型的大小以及训练数据的多样性。
                  * 先尝试默认参数:很多优化器有经验性的默认值,先从这些值开始尝试,如Adam的学习率为0.001。
                  * 逐步微调:根据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和训练过程中的损失曲线,逐步调整学习率。
                  * 使用学习率调度器:学习率调度器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动态地调整学习率,广泛使用的学习率调度策略包括预热、阶梯衰减、余弦衰减等。
                  * 考虑过拟合风险:如果模型面临过拟合风险,试试使用AdamW或在SGD中加入权重衰减。
                  

                  万能公式:优化器(Adam或者AdamW)+学习率策略(warmup+cos余弦退火),学习率初始时可以设置3.5e-4,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基本就在5e-4 ~ 5e-5之间,其他超参数与开源保持一致即可。

                  【最佳实践】高效调优目标检测模型

                  损失函数的权重

                  • 任务的重要性:如果分类正确比框的精确位置更重要(或者反之),增加相应损失的权重。
                  • 训练数据的特性:如果训练数据中边界框的标注不够精确,减少框回归损失的权重以避免模型过多地适应不精确的标注。
                  • 模型性能表现:如果模型在分类上表现不佳,可以增加分类损失的权重;若边界框的位置不够精确,则可以提高边界框回归损失的权重。
                  • 损失值的量级:如果两种损失的值域相差悬殊,可能需要调整其权重以保证它们在梯度下降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影响力。
                  • 使用Focal Loss来减少轻易分类样本对损失的贡献,使模型更加关注难分类的样本。

                    正负样本平衡

                    • 分析各个类别的样本数量,如果存在严重不平衡,可以通过过采样少数类或者欠采样多数类来平衡。
                    • 使用一些更高级的平衡技术,如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等。
                    • 正负样本平衡和强负采样:数据集通常由正负样本组成,而强负样本是指那些容易被误分类的负样本。强负采样的策略是专门挑选出这些样本,并将它们包含在训练过程中,以此来提高模型对这类困难样本的识别能力。

                      模型微调与迁移学习

                      迁移学习是从相关任务的预训练模型开始,然后将它们微调以适应新的特定任务。在具体到目标检测时,通常会保留预训练模型的卷积基,并重新训练或微调顶层。对于数据集较小的情况,迁移学习能有效避免过拟合,速度也更快。在迁移学习和模型微调的过程中,一个常见的技巧是冻结骨干网络。

                      冻结骨干网络:冻结预训练模型的部分层,通常会设置一个适中或稍大的学习率。因为新训练的层是从随机权重开始训练的,较大的学习率有助于它们快速学到有用的特征。

                      然而,当你决定解冻骨干网络的一部分或全部,并进行微调(fine-tuning)时,一般会将学习率设置得较小。这是因为,预训练模型的骨干网络已经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过,并且已经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通用特征。较小的学习率可以确保在微调过程中,不会对这些已经学习到的特征进行破坏性的修改。

                      模型性能监控与早停

                      定期在验证集上评估模型性能是监控训练进度的好方法,它可以帮助你判断何时的模型是最佳的,也就是早停技巧。如果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表现不再提升或开始退化,可以提前终止训练,以节省资源并防止过拟合。

                      可视化与模型解释

                      模型解释性工具:例如Grad-CAM,它利用梯度信息高亮显示深度学习模型认为对预测最重要的区域。这使得模型的决策过程更加透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模型。

                      yolo系列的grad-cam可以参考这个仓库https://github.com/z1069614715/objectdetection_script/tree/master/yolo-gradcam

                      【最佳实践】高效调优目标检测模型

                      超参数进化

                      超参数进化是一种利用进化算法自动选择和优化超参数的方法。在目标检测任务中,超参数进化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 性能优化:通过超参数进化,可以自动化地寻找到最佳的网络架构和训练超参数,这通常会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
                      • 节省时间:调整超参数是一个繁琐且耗时的过程,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尝试和测试。超参数进化通过自动化搜索过程,减少了手动调参的工作量。
                      • 适应性:进化算法能够适应性地根据任务的不同特性(如数据集大小、特征多样性等)来找出最适合的参数,无需对不同任务进行大量手工调整。
                      • 全局搜索能力:相比于传统的网格搜索或随机搜索,进化算法更有可能跳出局部最优,因为它们采用了基于种群的全局搜索策略。
                      • 并行化处理:多数的进化算法天然支持并行计算。由于每一代种群中的个体(即不同的超参数组合)是相互独立的,可以并行地在不同的计算资源上评估,显著减少了搜索时间。
                      • 从过去的经验学习:进化算法通常会保留表现良好的个体,这使得算法可以从历史数据中学习,并持续改进超参数的选择。

                        yolov5超参进化参考链接

                        yolov7超参进化参考链接

                        yolov8超参进化参考链接

                        【最佳实践】高效调优目标检测模型

                        其他方面

                        • 训练策略:是否采用分阶段训练策略,例如先冻结,再逐步解冻层进行微调。
                        • 多尺度训练与测试:训练时输入不同尺度的图像来提高模型对尺寸变化的鲁棒性。在测试时也采用多尺度测试以提高鲁棒性。
                        • 评估指标:明确不同评估指标(如精度、召回率、AP、mAP等)的重要性,并据此调整模型或损失函数。
                        • 自动化调参工具:除了手动调参外,也可以尝试使用自动化调参工具,如Hyperopt、Optuna等,来更高效地搜索最佳超参数组合。

                          总结

                          • 目标检测是一个动态演变的领域,随着新算法和技术的不断涌现,调参方法和策略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通过本篇博客,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通过在数据和算法层面上的精细调整来优化目标检测模型。重要的是要记住,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每个数据集和业务场景都需要个性化的调优策略。
                          • 有效的数据增强可以显著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而精心选择的算法和超参数则是模型性能的关键。常规的学习率策略和优化器选择提供了一个稳健的出发点,而模型解释工具如Grad-CAM则帮助我们理解模型的内部决策过程。超参数进化和自动化调参工具显示了未来调参可能的发展方向,它们减少了调参所需的人力和时间,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 最终,目标检测模型的调优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验和验证。随着深度学习领域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保持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确保我们的模型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最佳性能。记住,一个好的实践是不断探索、尝试和优化,不断寻找适合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
VPS购买请点击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主机测评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