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2022-12-15 203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9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贴着“高端”标签的良品铺子,如今却徘徊在焦虑的边缘。

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作为零食领域的“区域代表”,良品铺子多次印证了一个标签——“高端”。然而,高端标签带来的束缚是不言而喻的。

高标准、高保障、高质量的潜台词在引导消费者支付溢价,同时推动品牌向高端品牌看齐。

在良品铺子现有的路线中,很难找到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安全镜头。

在消费上升趋势下,高端消费故事无疑迎合了资本市场。借助高端标签,产品单价上升,高溢价消费打破信任体系。

前有钟薛高的天价冰淇淋,后有喜茶被曝劣质食品。冲刷掉用户对高价的理解和认知后,信任度也被无限透支。高端产品似乎在高价面前逐渐失去动力。

01

高价≠高端,零食的故事一言难尽

随着国民消费升级,高端消费群体被明确指出,成为新业态追逐的重要目标之一。依赖高消费群体的路径成为各大企业竞争的主要核心点。高端消费群体意味着高净值、高客单价,小吃区也不例外。

国内休闲食品行业已经过了供给大爆发的阶段,“物美价廉”不再是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反而推动了消费向上游看齐的趋势。

健康与安全所赋予的新主张,早已超越了原有的商业范畴良品铺子实体店怎么样,让消费群体集体向“高端”看齐。这种间接需求直接体现在消费供给端。

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国内休闲食品行业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以茶茶食品为代表的单一品类供应商,专注于制造、生产和分销渠道,通过超市供应链分销商品,更愿意做代理经销商销售。

另一类是以良品铺子、三只松鼠为代表的新一代食商。前者以线下实体店连锁起家,走高端品牌路线,后者更倾向于线上销售,走公IP路线。.

在新消费日趋成熟的经济环境下,前者以“标签”营销更能吸引消费者。

据介绍,良品铺子成立于2006年,涵盖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干果、素菜等品类1400余款产品;2020年2月24日,良品铺子在A股主板正式挂牌,成为首家“云上市”的A股公司。

数据显示,2020年洽洽食品整体营收将达到52.89亿元,盐津店实现营收19.59亿元,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分别以97.94亿元和78.94亿元领跑行业。

更好地了解受众的喜好,是普遍消费模式下产生的动力源泉。走轻资产路线、强化“高端”标签的良品铺子,恰好击中了年轻人“健康生活”的消费理念。

然而,重营销轻研发的特点在良品铺子身上无疑流露出来。从品牌的角度来看,良品铺子本质上还是一个加了“流量”过滤的网红品牌。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良品铺子研发支出分别为2081万元、2736万元、3372万元,仅占当期总营收的0.34%、0.35%、0.43%;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规模为1898.41万元,同样仅占营收的0.43%。

整体营业收入方面,良品铺子2018年同比增长17.58%,2019年同比增长20.97%,2020年同比仅增长2.32%;净利润增速方面,2018年同比增长520%,2019年同比增长42%,2020年同比仅增长0.95%。

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营收增速放缓,良品铺子急于求变,请来顶级代言似乎是贴上“高端”标签的又一法宝。

2016年开始,良品铺子先是携手黄晓明亮相纽约时代广场,随后签约杨紫成为良品铺子首席粉丝官。

在网络传播方面,良品铺子热衷于电视剧广告的植入。仅2019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就尝试在6部热播电视剧中投放广告,营造粉丝圈存在感。

然而,消费者对良品铺子的“高端”印象还停留在签约一线品牌代言、包装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高。

即使强行植入高端概念,也难掩良品铺子的焦虑。一方面,研发投入趋紧,新品类爆款与试错脱节。缺乏创新基因,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也会减弱;另一方面,一方面,依靠网红品牌IP打法,支撑“高端”标签的力量薄弱。

反复铭刻在用户心中的产品属性,未必能撑起良品铺子高端零食的故事。毕竟,贵并不代表高端。

02

铸造厂的盾牌和长矛

据商务部报告,2020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总产值已突破3万亿元,预计将继续以8%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4年,有望突破4万亿元。

在行业需求端的带动下,散户纷纷入场。与传统的自建工厂模式相比,良品铺子更倾向于“轻资产”模式,专注于产品研发、采购、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

基于此,与传统零售商相比,良品铺子在资金周转方面表现更好,在运营能力方面处于行业较高水平,这也是高ROE背后的核心竞争优势。

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在消费需求快速变化、品牌粘性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小步快迭代的驱动理念确实是良品铺子引流的最佳选择。

一方面,轻资产模式可以快速确认市场需求和用户口味,容易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在短时间内试爆爆品;另一方面,自给自足建厂的重资产模式必然带来现金流压力,影响终端消费反推市场需求的营商环境。

然而,代工模式终究是良品铺子的软肋,伴随而来的还有难以割舍的安全隐患。

作为高度依赖代工厂的品牌商,良品铺子的品控问题一直饱受市场诟病。“鸭脖发霉”、“杏仁木被虫蛀”、“吃异物”等问题,让其“高端”品牌形象一落千丈,良品铺子也被质疑没有好产品。

资料显示,2017年3月,良品铺子委托两家供应商加工生产产品。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共罚款64.28万元。

食品安全问题并非孤例。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因食品安全或质量问题共受到行政处罚5次。罚款,积极开展整改,但对品牌方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毕竟产品生产是由上游供应商完成的,良品铺子只是零食的搬运工。

对于良品铺子而言,依靠供应商渠道供货良品铺子实体店怎么样,意味着资产轻、规模化容易,但也意味着品牌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分散,容易导致食品安全、品控等一系列基础问题。.

一方面,OEM生产的快速扩张导致产品能力受到质疑;另一方面,新消费品牌的迅速崛起,从细分领域蚕食休闲食品市场。

在轻资产模式下,虽然可以实现快速扩张,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紧紧悬在主机厂头上。

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如何严格把控产品生产标准,完善质检流程,仍然是零食生产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03

模式转换,弯道救援

随着休闲食品行业竞争的加剧,竞争格局也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仅仅依靠网络营销,只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品牌曝光度。作为一家以线下门店起家的好店,线下实体店的运营承担着变现的重任。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一季度,良品铺子累计开设门店2746家(累计直营及加盟),2020年线下营业收入36.9亿元,线下业务覆盖一二线162家- 全国一线城市。

线下渠道方面,2020年良品铺子净增285家门店,其中直营店32家,加盟店253家,分别净增253家。规模。

开更多的加盟店,提高加盟店的比例,正在成为良品铺子线下门店的发展趋势之一。

良品铺子患上“高端”焦虑症?

此前,开店策略延续了良品铺子“关小店、开大店、进商圈”的策略,似乎在“修正”其高端定位策略。

疫情冲击下,虽然良品铺子门店数量呈现净增,但关店数量也大幅增加。直营店和加盟店关店数分别达到124家和229家。

一方面,扩大加盟店的比例必然会牺牲门店的服务质量,在相对不可控的情况下影响品牌的整体美誉度;

另一方面,品牌将利润转移给加盟商。虽然门店数量有所扩大,但单店变现率并没有提升,进一步削弱了品牌的变现能力。

受大环境趋紧、门店参差不齐、线下现金流转弱等诸多因素影响,良品铺子的焦虑症状无疑已经显现。

2020年财报显示,良品铺子线上渠道收入增长8.35%,线上收入占比提升2.28个百分点至50.8%。毛利率方面,线上渠道提升0.88个百分点至29%左右。增持后,线上盈利能力依然偏低。

在营收增长方面,良品铺子似乎遇到了增长瓶颈。2016年至2020年,良品铺子营收分别为42.89亿元、54.24亿元、63.78亿元、77.15亿元、78.94亿元。同比增速从2016年的36.20%缩水至2020年的2.32%。

线上线下渠道布局受阻,良品铺子仓促探索新的资本故事。儿童零食赛道是拯救市场的曲线之一。

根据QY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儿童零食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19年至2023年,儿童零食市场将以10%至15%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这样的增速和未来的市场,对于业绩停滞不前的良品铺子来说,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

在儿童零食领域,良品铺子推出子品牌“良品铺子”,参与制定了国内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

年报还显示,在儿童零食细分领域,良品铺子打造了多款明星级现象级产品。其中,芝麻夹心海苔年收入4153万元,兔山楂条年收入1897万元,益生菌酸奶豆年收入670万元。

然而,即便像儿童零食赛道一样,依然绕不开食品质量把控的“雷区”。对于食品行业的玩家来说,安全仍然是最重要的防线。

现阶段,良品铺子的“高端”焦虑症仍需破解,如何突破“高端”零食的壁垒,仍是其未来探索的核心命题。

VPS购买请点击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主机测评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