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主板,这已经是奢侈品了。

2022-12-14 170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2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12代酷睿开启了与AMD锐龙的首战,也彻底将英特尔芯片组逼疯了。从闲置的CPU PCIE5.0到疯狂的28 PCIE Lanes(12 lane是4.0,16 lane是3.0),Intel疯狂堆砌芯片组规格。这也让下游主板厂商发疯了。

Intel主板和AMD主板最大的区别就是AMD主板缺乏太多的经验,总能找到新的创新点,而Intel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疯了,甚至走入了死胡同。所以想借Z690旗舰再说说主板的设计。当然,我们还是要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角。

—— 华硕 ROG MAXIMUS Z690 EXTREME

优势(√):

1.细节多,好用(PCIE小卡扣,太喜欢了)

2.用之不竭的表现

缺点(×):

1.审美疲劳

2. M.2集成散热必须全部移除PCIE设备才能移除

3. OLED排线藏在装甲下,掉了拆起来很麻烦

包装柱:

可以说包装内容完全没有变化,大家可以作为美图来欣赏。

配件与上一代M13E没有太大区别。线束上多了一条同步RGB线,还有显卡支架。

硬件配件方面,变化最大的是Wi-Fi天线。原装华硕天线采用分离式底座和信号发射器设计,一旦组装,所占空间无法更改。新天线改为一体式设计,天线可以捆绑。

说明和贴纸。收集了一堆这样的东西。

主体清单:

这一代ROG Z690吸收了部分笔记本幻14的设计风格,在PCIE散热上将散热板的样式设计得与幻14 LED阵列相似。只是这东西直接有些坑坑洼洼,发光不起来。IO侧的LED装甲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在密度上,还是比幻14的冲击感更强。

3KG的主板太可怕了。

LGA1700底座比LGA1200底座长很多,但是固定的处理点是处理器两侧的耳朵。建议使用此板的人稍微松开固定器的螺丝,以免弯曲您宝贵的 12900K。

内存插槽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上侧固定改为下侧固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一键式“核爆”按钮实际上是一个快拆按钮,旨在方便您拆卸显卡。经实测,这个按键只有在显卡没有明显受力的情况下才有效。如果明显卡住了,这个按钮是不会帮你拔显卡的。但是我喜欢这个东西。并且换个思路,卡住不插回去?这个不松,这个时候这个扣子就派上用场了。

IO接口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一共8个USB3.2 G2(7A+1C);1个雷电4 Type-C接口;1个USB3.2 G2x2接口;具有10G网口和2.5G网口;依旧带HDMI,带WIFI 6E无线网卡。

PCIE扩展改为2个PCIE X16和1个PCIE X1。因为CPU可以提供PCIE5.0,所以前两个X16可以直接运行PCIE5.0,即X16/X0或者X8/X8。唯一的PCIEX1只能支持PCIE3.0。这是我们谈论 M.2 存储的另一个有趣的地方。

存储接口方面,OLED下方除了1个M.2外,还有2个ROG DIMM.2、6个SATA3.0,还有2个M.2被一大片铠甲覆盖。OLED下方的M.2是从第二个PCIE5.0 X16拆分出来的。如果启用了 OLED 下的 M.2,则第二个 PCIEX16 将关闭。顺序中的第二个 M.2 是来自 CPU 的 PCIE4.0 X4。第三个M.2是来自芯片组的PCIE4.0 X4。因为芯片组一共只有12条PCIE4.0,所以剩下的8条都给了DIMM.2。至此,PCIE4.0已经用完,剩下的IO全部交给PCIE3.0。

M.2有个有趣的设计,接口插反了。这意味着颗粒将与整体较大的芯片组热接触,而不仅仅是外部的小挡板。这个设计稍微详细一点。

除了24PIN侧面接口外,还有一块6PIN显卡,为Type-C正面提供快充电源。不清楚旁边的雷电4接口是否支持快充,不过这个接口和内置接口差不多。里面有个霹雳四,不清楚是做什么用的。

大家可以稍微欣赏一下这个LED阵列,效果还不错。

“果体”一览

懒得描述ROG Z690E的电路规格了,反正就是无脑堆叠。当然对CPU有意义,但我觉得还是不要拘泥于电路比较好。

整体电路达到了25+2个供电模块,其中25个模块中1相为核心显示,24个实际为12相为核心供电,其余2个供电模块为VCCIO和SA。

主CPU控制器采用瑞萨RAA229131。本控制器提供2路12+1相大型电路控制。华硕在这里仍然使用自己的 Teamed Power 架构。各相集成桥是瑞萨RAA22010540,目前还没有资料,但是网络传输可以达到105A的电流输出。我猜他们认为它是 105A 的原因是因为其中的数字 105。但实际上,翻看最近的文档,发现很多控制器都去掉了关于最大电流的说明。可能是因为现在综合桥的性能已经很不错了,更加注重桥的协同和控制能力。至于电流,除非是短路,否则不会有问题。甚至可以说,目前的CPU功耗已经不亚于短路了。向上。

VCCIO和SA是MPS家族的MP86992,为集成的70A级供电。

比较少见的内存降级,采用安森美半导体4C10C,1上2下,控制器为APW8723A。大概是因为内存的功耗进一步降低了,不用再堆料了。没有这么高的材料堆,怎么会连在这里呢?

音频方面依旧采用华硕自家的ALC4082。我不明白,形而上学。

网卡和原来的M13E没什么区别主板评测,2.5G是Intel的I225V 2.5G网卡,10G是Marvell AQtion AQC113CS,无线网卡是AX211。

还有一些之前M13E也有的小功能,比如小扩展芯片JHL8540,USB扩展芯片GL3590。

Debug和重启快捷按钮整体上与上一代没有太大区别。

PCIE5.0需要的信号分离芯片放在了背面。与4.0和3.0的芯片相比,5.0明显变大了,就像主板上的一道疤。

装甲就不用多说了,IO 端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套件,而 PCIE 的散热则是一个单独的部分。与之前的M13E相比,整体设计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螺丝的数量会比上一代多很多。

表现:

测试CPU:英特尔酷睿i9-12900K

测试内存:金泰克DDR5 4800 8Gx2

散热:九州风神堡垒240 RGB

测试BIOS版本:1101

系统版本:Windows 11

事实上,随着这几代主板的发展,旗舰主板的温度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无论如何,不​​可能过热。因此,我们更加关注主板对CPU能耗的调节。

默认性能:

默认启用AIDA64 CPU时,检测到主板功耗为137.24W,而启用FPU时,整体功耗接近233.37W,与上一代CPU比较接近。

在CPU-Z测试中,所有核心(P核)都能达到5G,这也是这一代12900K的标准配置。

在Cinebench R23等老牌渲染软件中,使用AVX的概率并不算高,而CR渲染与核心数密切相关,整体功耗为223.73W。

超频性能:

这里把P核心推到5.2G,E核心推到4.0G,然后重复上面的测试,看看超频性能如何。

使用AIDA64 CPU时,检测到主板功耗为201.51W,开启FPU时,整体功耗接近251.71W。可惜,这个时候,却遇到了温度墙。很显然,如果你没有特别强悍的散热器,就算你有更好的板子,你也基本和超频说再见了。

CPUZ的性能提升也很有限,大概率也遇到了功耗墙。

跑CR23比较有意思,峰值可以达到286.1W。当然,也可能是某些时候的瞬间耗电。但性能提升非常有限。说到底,还是因为温度墙终止了CPU的性能提升。

总结:

现在的主板越来越像奢侈品主板评测,东西也越来越好,但你总说不出它有什么好。我们回顾了 Z690E 的细节,例如倒置的 M.2、重新设计的天线或小小的“核弹”按钮。但是里面有一些你说不出名字的有用的东西,比如疯狂的堆栈电源、装甲冷却和心爱的 LED 阵列灯。现在越来越多的旗舰主板已经不再是技术的比拼,而是肌肉的比拼。如此一来,每块主板都逐渐失去了个性,甚至失去了实用性。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主板,回归实用才是最好的。

比如我买劳斯莱斯或者奔驰E级,我就穿西装打领带,车子开起来无声无息。我买宝马,我会追求驾驶乐趣。我认为高端主板也是如此。一旦这种乐趣和特点消失了,说不定以后大家都会去买奢侈品,谁有钱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我们这时候回去把这些主板挖出来。有什么好玩的?

VPS购买请点击我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360,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如有侵权的图片,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ciyunidc@ciyunshuju.com。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目录[+]